公共服务

您的位置: 首页  >  公共服务  >  后勤服务  >  正文

后勤服务

【健康专栏】世界艾滋病日 | 凝聚社会力量,合力共抗艾滋

来源:        作者:        时间:2023-12-07        点击:

世界艾滋病日 | 凝聚社会力量,合力共抗艾滋

2023年12月1日是第36个

"世界艾滋病日"

今年我国宣传主题为

"凝聚社会力量,合力共抗艾滋"

 

一、什么是艾滋病?

艾滋病又叫“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”。病毒直接侵犯人体的免疫系统,干扰破坏免疫细胞,使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下降,一般来说艾滋病患者会表现得非常脆弱,一些在常人身上不会致病的细菌、病毒都会乘虚而入,在常人身上表现很轻的病症,在他们身上都会成为严重的、难以治愈的疾病。

  1. 如何分类?

    1.艾滋病病毒感染者:初始阶段,被感染者体内艾滋病病毒数量还很少,免疫功能还没有受到严重的破坏,未表现出异常症状,这种被艾滋病病毒(HIV)感染但还没有出现症状的人称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,又称艾滋病病毒携带者。

     

    2.艾滋病病人:发病阶段,被感染者体内的病毒增长到一定的数量的,免疫功能也被破坏到一定程度,其他病菌乘虚进入人体,使其发生多种疾病,如严重的腹泻、肺炎、多种癌症,还可以使人痴呆,这时的病人即称为艾滋病病人。艾滋病病人往往死于由这些疾病造成的身体衰竭。

  2. 临床诊断和表现

    在发生高危行为3周后(及早去查),才能够检测出是否患病。

    如果检测为阴性,在发生高危行为12周后再进行一次检测。

    如果初筛检测呈阳性不能确定是否感染,应尽快进行确诊检测,以便早诊断,早治疗,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。

    目前常用的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的窗口期为3-12周。

    “窗口期”是指从艾滋病病毒感染人体到感染者血清中的艾滋病病毒抗体、抗原或核酸等感染标志物能被检测出的这段期间。

    需要注意的是,窗口期感染者处于急性感染期,传染性较强。

    目前还没有针对艾滋病的疫苗和治愈的药物,感染艾滋病病毒后尽早接受抗病毒治疗可提高生活质量,减少艾滋病传播。

    感染者一旦发病,实际上已经到了晚期,死亡率极高,其症状是复杂多样的。常见的有:长期低热,短期内体重减轻十分之一以上、消瘦、乏力、冒汗、慢性腹泻、慢性咳嗽、全身淋巴结肿大、头晕、头痛、智力减退、反应迟钝等。

  1. 传播途径

    要知道,亲亲抱抱举高高一般是不会染上这病的,艾滋病的高危行为主要有3种:

    1.母婴传播:如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女性怀孕、生育、哺乳,都可能引起孩子感染。

2.血液传播:这是艾滋病感染最直接的途径,包括:静脉注射吸毒、与他人共用注射器;医务人员职业暴露;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注射、针灸、美容等进入人体的器械;与感染者共用刮脸刀、电动剃须刀、牙刷等。

3.性传播没有保护的性接触,比如:无套性交;多个性伴侣;无保护措施的男男同性性行为(无套肛交)等。

近年来,我国新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每年超过10万例,其中,95%以上通过性途径感染。

五、如何避免艾滋病病毒(HIV)感染?

目前还没有效预防艾滋病的疫苗,只能采取综合防治的办法进行预防。

1.避免高危性行为;

2.安全套,是最有效的预防性病和艾滋病的措施之一;

3.拒绝毒品,不与他人共用针具;

4.避免不正规的注射与输血;

5.避免非正规机构消毒不严格的有创操作,如拔牙、纹身、扎耳洞、修脚等;

6.不与他人共用牙刷、剃须刀等个人用品;

7.避免破损的皮肤或伤口,直接与他人的血液、精液、乳汁接触;

8.产妇孕检发现HIV感染,及时做好母婴阻断;

2023年“世界艾滋病日”主题宣传片.mp4

视频来源于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官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