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共服务

您的位置: 首页  >  公共服务  >  后勤服务  >  正文

后勤服务

【健康专栏】预防流行性出血热,从我做起

来源:        作者:        时间:2024-05-09        点击:

预防流行性出血热,从我做起

春暖花开,万物复苏,大家的户外活动增加,此时更需要时时警惕,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生,关注自身身体健康。

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严重的传染病。属于国家法定乙类传染病,全年均可发病,每年春季(4月—6月)和秋冬季(10月—次年1月)是我省关中地区的两个发病高峰,2024 年以来,发病较2023 年同期有所上升。

该病发病急、症状重、进展快、花费大、病死多

由于流行性出血热早期症状和普通流感较相似,不少患者会误以为是普通的感冒。那么究竟什么是流行性出血热?它应该怎么预防呢?

  1. 传染源:汉坦病毒的宿主动物为鼠类啮齿动物,主要

    传染源为黑线姬鼠、褐家鼠等鼠类。    

  2. 传播途径:携带病毒的鼠类通过其排泄物、唾液或者

    直接咬人,将病毒传染给人。

    一般认为人群普遍易感,但在常有野外工作或活动的农民、学生等群体中发病率高。

    三、临床特征:潜伏期通常为7-14天,最短4天,最长2个月。典型临床有发热、出血和肾损害三大特征。

具体表现为发热、疼痛(典型“三痛”:头痛、腰痛、眼眶痛)、出血、充血(典型“三红”:面红、颈红、上胸部潮红)、

  1. 低血压休克及肾脏损害等,严重的可导致死亡

  2. 临床分期:按病理变化分五期,但临床症状多不典型,

    常出现多期重叠,病情进展比较凶险。

    五、预防措施:

    (一)防鼠灭鼠是本病预防的主导措施。学校食堂、宿舍等重点场所可长期实施灭鼠、防鼠措施。

    防螨灭螨很重要。避免在野外草地或稻、麦、草堆上坐卧休息、不要夜宿在户外场所以防螨虫叮咬。进行林区、灌木区作业训练时应注意暴露皮肤的防护,必要时可涂防护剂,以减少恙螨、革螨的附着或叮咬;及时清除校园杂草,杜绝螨类滋生繁殖;经常清洁居室的被褥、衣服,保持居室干燥和通风等,必要时可使用杀虫剂灭螨。

     

    (二)接种疫苗是防控出血热的有效措施,高发地区16-60岁的适龄人群,尤其是接近60岁的农民和刚满16岁的学生,应积极主动接种疫苗。

    (三)切断传播途径:

    1.注意饮食卫生:

    2.注意环境卫生:

  3. 注意个人防护:

     

  4. 一旦出现发热、肌肉酸痛、皮肤出血点等症状应及时


  5. 到校医院或正规医院就诊。